南充市供销社紧密结合实际,快中求进,实干争先,认真贯彻落实省社市州供销社主任座谈会精神,以“六个加快”为目标,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全市供销社整体科学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一、顺应发展大势,突出主题主线。今年4月,市供销社荣获省社综合业绩考核特等奖,7月,又被总社授予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如何珍惜荣誉,顺应发展大势,实现新的跨越提升,是南充市供销社贯彻落实省社市州供销社主任座谈会精神面临的重大课题。8月14日,省社会议刚结束,市社党委书记、主任蒲国就立即赶回南充,连夜作好传达会议的准备工作。第二天就主持召开了市社党委会,传达贯彻省社国成主任、小刚副主任的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学习讨论,市供销社进一步确定了以“省十次党代会和市五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引,抢抓机遇,高位求进,实干争先”的指导思想及“全面推进‘三大体系’建设,提升为农服务水平”的总体工作思路。于21日召开了各县(市、区)供销社主任、市社直属企业负责人、市社机关全体干部大会,进行再学习、再动员、再部署,把省社座谈会精神和市社党委的贯彻意见迅速传达贯彻到系统各部门、企业,成为干部职工的具体行动。
二、明确目标任务,实现“六个加快”。市供销社在传达贯彻省社会议中,坚持“两分法”:既讲当前供销社发展的难得机遇,又深刻分析面对的不利因素和存在的困难,既讲成绩,又着重揭矛盾,讲问题。特别是对存在的专业合作社发展不多,社有企业发展不力,项目发展思路不宽等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和点评,使大会开成了“诸葛亮会”、“鼓劲会”、“誓师会”。把大家的思想统一到省社会议精神上来,增强了抓好供销社工作科学发展的紧迫感、使命感、责任感。在此基础上,市社党委响亮地提出了实现“六个加快”的目标。
一是加快农村“三大体系”示范片建设,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农村“三大体系”建设是南充市委、市政府 “十大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头戏”。其经验和作法受到了总社和省社的充分肯定,被省内不少市州借鉴推广。下一步要围绕市委、市政府“两个中心”、“三城同构”的大南充战略目标和格局,围绕扶贫新村、新农村综合体、现代农业园区、工业园区、旅游景点建设,打造以三区为核心层、国道212、318线及潆新线为主干线和三区六县为片区的“一圈三线九片区”的农村“三大体系”示范片。通过示范片建设,推进和集中展示全市供销社服务“三农”,开展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产品产销对接体系建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的新气象、新变化、新成就。各县(市、区)供销社要因地制宜、做好规划,突出重点和示范性,严格标准,严格重点,精心打造。示范区建设要集中连片,各具特色,形成规模和气势,使示范片建设真正具有典型性、带动性。成为具有供销社特色的积极参与全市“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的“名片”和“产村相融、连片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是加快专业合作社建设,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上实现新突破。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完善农村经营体制、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全市供销社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充分利用自身网络优势、信息优势、人才优势,依托“六方合作+保险”、“四方合作+保险”的有效机制,加快专业合作社建设。在今年底,每个县区供销社要负责建好20个以上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要认真总结阆中成立专业合作社联合会的成功经验,尽快成立南充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以更好促进和服务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实现农业增收、农民增收。
三是加快社有企业发展,在壮大供销社实力上实现新突破。社有企业是供销社发展的基础和支撑,没有社有企业的发展就没有供销社的发展。市供销社要在今年以来新成立共盛酒业公司、鸿运来连锁有限公司的基础上,逐步恢复性成立农资公司、棉麻公司,把川北再生资源市场做大做强,使其成为川东北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龙头企业。特别是要认真总结“鸿运来”超市快速发展、超常规发展,10年间由一个超市发展为19个超市,由一个区扩展到省内3个市6个县区,年销售额达4亿,利税2000多万元的跨市大型龙头企业的典型经验。每个县区供销社要精心培育1-2个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带动所在县区相关涉农行业的发展,更好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服务。
四是加快遗留问题解决,在增强供销社活力上实现新突破。今年以来,在市县区党政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全市供销社加快了解决遗留问题的步伐,今年3月以来,市供销社通过多方努力,较好解决了新世纪商城与农行的债务纠纷;将物业公司更名为商务服务中心,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理顺了与市棉麻公司的关系;解决了百乐饮料厂改制重组后16户职工拆迁还房引发上访的“老大难”问题。高坪区政府主动将区供销社原作为国有资产上收的办公楼退还给供销社,并将投资上亿元的两个大型农贸超市无偿交予管理经营。在南部县委、县政府的强力支持下,原严重制约南部县供销社发展的“五大遗留问题”,大部分得到解决,为供销社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五是加快项目建设,在实现“项目兴社”上实现新突破。要在全市供销社2007年以来实施“新网工程”、“农业综合开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万村千乡工程”等四个方面引进项目资金达3500多万元的基础上,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主动谋项目、着力引项目、快速建项目,特别是要像阆中市供销社那样主动对接国、省政策,精心谋划项目、编制项目,把规划和政策转化为一个个看得见、摸得见,得实惠的具体项目。今年,每个县(市、区)供销社要确定3-5个大的项目落户南充。
六是加快推进供销文化建设,在增强供销社影响力上实现新突破。首先要以党建为龙头,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切实加强班子建设。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创建 “四好”班子,以“钢班子”带出为农服务的铁队伍。为全面展示供销社形象,要采取多种形式,推广供销社标识,使供销社标识象邮政、铁道、航空等行业的标识那样,为广大干部和群众所熟悉、认知。要重视和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各县(市、区)供销社要着力培养1-2个基层社和龙头企业及专业合作社方面的优秀典型,通过典型,推动供销社工作发展。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工作,在今年3月以来,已被国家、省、市新闻媒体采用近百篇稿件的基础上,各县(市、区)供销社要主动谋划,发现亮点,千方百计抢占宣传高地,力争上大报、上头条,为供销社科学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加强指导督办,狠抓全面落实。为使省社会议精神和市供销社“六个加快”的目标真正落到实处,一是加强系统指导力度,实行市社领导分片包干联系县(市、区)供销社和市社机关科室对口指导县(市、区)供销社相关业务的联系指导制,对行动迟缓、落实不力、效果较差的,建议所在的县(市、区)党委政府予以责任追究。二是加强督查督办力度。市供销社由纪委、办公室、业务科组成督查组,通过实地调研、明查暗访、调阅有关资料等方式,了解各县(市、区)供销社落实情况,并将落实情况、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通报。三是加强考核奖惩力度。把各县(市、区)供销社落实情况与年度综合考核、评先评优及奖惩挂钩。凡落实不力的县(市、区)供销社实行“一票否决”,年度不得评为系统先进单位,主要负责人不得评为先进个人。